天路专家解析申论及面试热点汇总(5)

发布于:2020-10-04 11:34 点击量: 作者:教学部 来源:天路教育总部


六:大学生就业难:又到一年就业季 900万毕业生迎来就业求职大礼包
【背景资料】
“今年比往年更强调‘三到一创’,‘三到’就是到基层、到中小微企业、到国家和产业需要的地方,‘一创’就是指创业。”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19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教育委员会委员、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剑萍教授一句话道出了该通知的核心内容。教育部联合高校、企业、招聘平台(智联、BOSS等)推出的24365校园招聘服务平台。空中双选会。校友会借力等等举措。
【天路解读】
“稳就业的任务之重前所未有,高校毕业生之多前所未有。”李剑萍在接受科技日报记
者采访时表示。12月1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了“六个稳”:要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其中稳就业被放在第一位。
据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透露,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834万人,再创新高。
此外,海归留学生也开始进入就业市场。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海归毕业生与本土毕业生相加,将接近900万之众。如此庞大的就业大军,能否在新政策引领下顺利渡过就业难关?“三到一创”拓展就业渠道“自高校扩招以来,毕业生就业压力一直都存在。”李剑萍告诉记者,高校毕业生充分
就业是世界性、历史性难题。与往年相比,2019年的就业政策更加强调“三到一创”。“首先要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通知》还指出要充分发挥中小微企业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作用,围绕“一带一路”建设、雄安新区建设等引导毕业生到重点地区以及重大工程、项目、领域就业。此外,适应新业态、参军入伍以及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也是政策鼓励的就业选择。
在创业方面,新政策亮点也较多。这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场地支持,二是资金扶持。因而,加大双创教育和创业指导服务成为各高校和有关部门做好就业工作的重头戏。“创业失败率高,毕业生缺乏经验,需要有效引导。”
大学生创业存在四个困难:缺乏场地、缺少资金扶持,税收、社会保障等配套政策还
有待完善和落实,以及缺乏创业指导。
为此,高校首先要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教育部强调要取消水课、建设金课,在我看来,‘水专业’的危害更大。”李剑萍称,专业性水平低、学校没有办好的专业会影响就业“什么是好的专业呢?对于一般高校而言,就是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同时高校又能够办好的专业。”
其次,还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把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和双创教育融为一体。”不过,李剑萍称,只能说这些政策有助于引导就业和鼓励创业。“不可能保证每个人都充分
就业。”政策落实需要迈过“四道坎”如何将一揽子毕业生政策落到实处?需要高校带头发力,也离不开整个社会的协同。李剑萍强调,就业政策落实是系统性工程,需要跨过四道坎。
第一道坎是转变观念。“毕业生和社会都要意识到,就业不一定要到大城市、大机关、大企业去。”
第二道坎是解决上升空间不足的难题。“乡村发展需要大量人才,基层可以给学生锻炼
机会,是一个双赢的选择。但到基层后,毕业生最担心的就是上升渠道。扎根是一部分,但他们也需要畅通的发展空间。”李剑萍说,待遇低、工作辛苦、照顾家庭、子女教育、交通不便等问题,都是横亘在他们面前的现实难题。“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建设美丽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才能有助于突破困境。”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信用体系是第三道坎。”要解决看病困难、职业年金低、教育资
源不均衡等问题。为什么健全信用体系很重要呢?“大学生通过政策性贷款创业,一旦创业失败后还不上贷款将严重损害毕业生的信誉。在诚信社会,一旦信用受损,对日后的生活、工作必定产生很大影响。“所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应该更加完善、合理、不至于影响毕业生的信用。”
最后,要坚定不移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李剑萍说,民营企业本身是就业大户。截至2017年底,民营企业吸纳了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大学生创业不仅能够实现自身就业,还可以带动就业。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有一部分企业将来也会成长为民营企业。如果政策不好,这些小企业不仅很难长大,还很容易被扼杀。”
热点七:城市引人,不能只靠“户口和房子”
【背景资料】
近日,一组题为《这些城市,正在拿命欢迎你》的漫画刷爆朋友圈。漫画将最近一段
时间,中国各大二三线城市抢夺人才的情景生动再现。似乎一夜之间,再创历史新高的820万大学毕业生找工作,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大概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杭州、成都、西安、
武汉、郑州、长沙等 20多个二三线城市突然集体加入抢夺人才的战役,纷纷推出落户、买房、补贴等各种优惠措施。在争夺人才的手段上,各城市也大同小异,区别只在于谁比谁更“低门槛”。比如落户的学历门槛上,从本科降到大专,再降到中专直至拥有专业技能即可;在购房的措施上,也是从提供贷款到提供补贴,再到对高端人才的赠送。正如漫画所言,真是“拿命”在抢。人才对城市的作用毋庸赘述,以各种政策吸引人才是必要的。然而,光靠这些就够了吗?
【天路解读】
仔细分析国内这一波的人才大战,我们会发现,其策略几乎都是“户口+补贴”的模式。尤其是户口,国内城市除了一线城市有国际抢人的底气,其余二三线城市将抢人的主要目标
定在国内似乎更为合适,也更有的放矢。尽管中国有户籍限制,但除了北京、上海等城市外,中国其他城市的落户并没有想象中的困难。所以,户口不应该成为吸引人才的主要手段。很可惜,这一波的各城市抢人宣传,几乎都将落户放在了优惠政策的首位。户口当然重要,但对于求职者来说,并非雪中送炭的东西,只能算锦上添花。否则,就不会出现“逃回北上广”的人才回流现象。
那么,对于求职者或者人才而言,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对人才
的吸引力效应可窥一斑。这些城市凭借高度集中的经济资源、教育医疗社会资源、完善的基础设施、健全的公共服务体系等优势,长期雄踞国内人力资源市场的顶端。
一要有大量的合适的就业机会。也就是说要有适合人才发挥才能的岗位,否则,这一
波的人才大战很可能最终沦为真正的“抢人”,而非“抢人才”。庆幸的是,因为互联网的发达,二三线城市至少在创业方面,已经和一线城市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二要有发达的经济与产业结构。增加岗位数量、提升岗位质量,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壮大
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抢人同样离不开产业。从广撒网到“专业化”揽才,城市越来越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人”,有的城市比如厦门、南昌,就专门聚焦到一个产业进行“人才专攻”。三要有利于留住人才的软环境。人才引进来,还需要留得住。一线城市除了机会多,
更重要的是,更公平、更自由、更包容。比如深圳的口号是“来了就是深圳人”,这也是深圳这么多年来经济和创新力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
因此,抢人才必须抛弃“解决户口和房子”的老旧思路,要打破体制,不断打造留住人才的“软环境”,提高政府的开放程度、尊重市场法治规则、提高社会服务能力、降低人才
政策门槛等。毕竟,真正的人才渴望的是事业,这可不是简单的户口和房子就能解决的。
 
 
热点八:对网络暴力沉默绝不是金
【背景资料】
近日,中国社科院主办的2019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在北京
举行。报告显示,近三成青年曾遭遇过网络暴力辱骂,而“当作没看见,不理会”则是青少年最常用的应对暴力辱骂信息的方式,占比达60.17%。
【天路解读】
网络暴力是一种会对人造成实实在在伤害的软暴力。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全面
触网,这种伤害与不良影响自然更为显著。毫无疑问,形形色色的网络暴力对于青少年的危害更大。从这份研究报告中可以发现,如今青少年遭遇网络暴力骚扰与侵害的状况并不少见,而且非常严峻。青少年如此频繁的遭受网络暴力,这显然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隐身性有很大关系,在“网言无忌”的情况下,发生网络暴力的门槛可以说几乎为零。而青少年参与各种新型开放性社交平台的概率更高,防范与自我保护意识则相对更差,因此更容易引发网络暴力攻击。尽管青少年常常需要面对网络暴力,但在应对方式上,多数人往往只能选择沉默。
报告指出,“当作没看见,不理会”是青少年最常用的应对暴力辱骂信息的方式,而选择“网络投诉或者举报”的不到一半;选择向家人、师长倾诉和求助的就更少了,都不足一成。网络空间不是无法之境,网言网语不能毫无顾忌,尤其是青少年,更不应深受网络暴力之害。面对网络暴力,沉默绝不是金。当务之急,就是要建立网络暴力治理方案与体系,明确网络发言规则、底线与边界,同时畅通网络暴力投诉渠道,提高处置效率而降低维权成本。以此鼓励人们勇于和网络暴力做斗争,净化网络语言环境、消减网络戾气,为青少年乃至所有人撑起一把保护伞。
 
热点九:政务公号僵尸号:切莫变成“黄牛”拉“动车”
【背景资料】
近年来,不少地方政府兴起开设微博、微信等公号的高潮。然而,本该生动活泼服务
群众的公众号却“表情呆滞”,甚至沦为“僵尸号”。管理人员固守传统思维方式,习惯用“黄牛”拉“动车”,浪费了大量人力财力,影响了政府在网络时代的形象与公信力,更是无法担任新媒体时代传播党和政府声音、回应公众关切的使命。
【天路解读】
中部某市开设各类公号 33个,且以微博、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公号、央媒客户端等
为主。总体来看,各类公号呈现“三多二少一随意”的特点:
从发布内容看,领导多、会议多、复制多。多数公号的主要内容是各级领导尤其是本
级党政一把手的活动、讲话、会议等。比如,某县近一周的微信公众号 32篇文章中,领导的会议、活动讲话占到近一半。各类公众号中普遍没有适应新媒体传播规律的文章,大多是从各级媒体报道、政府各部门简报中复制粘贴而来。
从影响力来看,这种公众号的文章关注量少、转发量少,即便在微博开放的环境中,
转发评论维持在个位数的文章比比皆是。一些公号发布文章也非常随意。比如,有一公号在今年 1月发布  3篇文章后便“休息”了,到 9月中旬突然稿量大增,以一天发七八篇的频率突击发稿  5天。
究其原因,是公号管理部门“唯上”的心态造成的。地方政府新媒体公号的管理部门,习惯上把“为领导服务”的思维带到新媒体上,领导成了主角,认为群众关注少没关系,领导看到就行。各种内容枯燥、远离群众的会议型报道、简报式报道大量充斥,导致很多政务公号成为少数领导干部的自娱自乐。
当下,各种新媒体蓬勃发展,公众号在舆论场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政务公号如果继
续延续落后思维,不仅浪费人力财力,更会严重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
新媒体时代,政务公号应该成为政务公开的重要渠道,在传播党和政府声音、开展政策宣传、回应民众关切等方面,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各级公众号管理部门要切实转变观念,发政务信息而不是领导信息,当好党和国家政策宣传员;要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个别领导服务;要疏通服务群众的“新渠道”、当好网民意见的“回音壁”,建立网民留言审看、处
理和反馈机制,而不是自说自话。
 
热点十:
掌上政务现状:有干部称政务 APP太多,没时间走村串户
【背景资料】
日前,有记者到某地采访,一名村干部展示他的手机,上面安装了 10多个政务  APP,
涵盖了党建、财务、民政、社保、综治、计生、环保等不同领域。根据要求,村干部需定期通过这些 APP,填写上报有关工作情况和基层群众生产生活情况。“政务 APP太多了,有时连账号密码都弄混了。每天围着这些 APP转,哪还有时间走村串户。”这位村干部抱怨说。

  • 共10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下一页
  • 报班 咨询 反馈
    渝公ICP备05066256号 Power by DedeCms